“房县黄酒”,是清代康熙年间,房县的一位老酒师发明的。黄酒,也称米酒,是中国的传统白酒之一,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和西北地区。黄酒是以稻米为原料,经浸泡、蒸煮、发酵、陈酿、勾兑而成的一种黄酒。
房县黄酒在发展过程中,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。
第一阶段,从公元1744年到1887年,为“房县黄酒”初创阶段;第二阶段,从1887年到1949年,为“房县黄酒”发展阶段;第三阶段,从1949年至今,为“房县黄酒”品牌创立和发展阶段。
从乾隆年间到嘉庆年间
清康熙年间(1703-1720年),房县的酿酒师傅发明了“房县黄酒”。
房县黄酒的酿造方法是:“以米为料,麦曲为曲,红缨子高粱为料,用稻草将酒醅覆盖,发酵一年后再加水蒸煮,冷却后用大缸储存。”
这种“房县黄酒”以红缨子高梁为原料,其主要成分是淀粉,每百斤酒大约含有淀粉40~50斤;酒曲是以红缨子高粱皮、麦麸为原料,经粉碎、蒸煮、糖化、发酵而成;将发酵好的酒醅装入大缸中储存,一般冬天窖藏一年到一年半不等。
房县黄酒的主要特点是:色红透明、香气浓郁、醇和爽口、回味悠长。
由于房县黄酒有独特的酿造工艺,房县黄酒在清乾隆年间(1735-1795年)就销往湖北的襄阳(今襄樊市)、荆州(今荆州市)等地。清嘉庆年间(1796-1820年),房县黄酒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,房县黄酒的酿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,房县黄酒的口味也更加香醇。
清嘉庆年间(1811-1796年),房县黄酒在湖北各地十分畅销,在荆州、武昌等地,房县黄酒销量仅次于茅台酒。
清嘉庆年间(1811-1796年),房县黄酒的销量比嘉庆年间(1796-1820年)翻了三倍之多。清嘉庆年间,房县黄酒已成为湖北当地最具影响的酒类商品。
清嘉庆年间,房县黄酒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,房县黄酒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,房县黄酒开始成为湖北名酒。清嘉庆年间(1811-1808年),房县黄酒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。
清道光年间(1821-1850年),房县黄酒开始由本地生产销售转向外地销售。
正宗房县黄酒的话 可以跟博主联系。走情访友,必备佳酿!